自动混胶机是无溶剂混炼设备的心脏,负责实现无溶剂混炼过程的关键功能。在实际生产中,对它及其使用管理存在许多误解,导致许多质量事故和纠纷。常见的误解如下:
一、当混合比精度达到3%或5%时,可以正常使用。事实上,对于大多数应用,3%或5%的混合比就可以满足要求,因为一般粘合剂的公差将达到或超过10%,并且在粘合剂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反应条件和固化要求。但是在很多情况下,我们需要调整胶粘剂的固化速度和胶膜的柔软度,这就需要混胶机对混合比例进行更精确的控制,比如复合镀铝薄膜时。在这种情况下,3%或5%的混合比精度无法操作,达到1%是必要条件。我国使用的镀铝膜比例高于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,对混合比的精度要求也较高。
二、混胶机换胶须清洗干净。很多供应商都建议用户在换胶时一定要清洗混胶机,大多数用户也是这么做的。这种方法看似合理,但费时费力,操作不当会增加质量风险。
三、同一品牌胶水在所有环境条件下加热温度的设定值是相同的,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。由于胶粘剂在混胶机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,所以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环境温度下,加热温度的设定值应适当调整。简单来说,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设置稍低的加热温度,环境温度较低时要特别注意,应采用较高的设定值,而不是规范规定范围内的任何值。
四、在说明书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任意设定胶A和胶B的温度没有问题。胶粘剂使用说明书中对温度的规定比较宽泛,一般给定一个范围,通常对A、B胶粘剂的温差没有限制。但事实上,有些胶粘剂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,甚至5°的温差都可能对粘度产生重大影响,从而影响混合的均匀性。换句话说,需要充分了解双组分胶粘剂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,通过温度控制双组分胶粘剂的工作粘度,使其尽可能接近。有些聚氨酯胶粘剂的工作温度B胶一定比A胶高,如果混胶机不注意操作,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。
五、只有增加静态混合管的数量,才能提高混合均匀性。增加静态混合管的数量是提高混合均匀性的主要途径,但实际上混合均匀性并不完全由混合管的数量决定。混胶机混合的均匀性还与其他因素密切相关,如粘合剂的工作温度或粘度、混合比、混合管的结构、输送软管的结构等,其中两种胶粘剂实际工作粘度的一致性尤为明显。